品酒有度丨饮酒于田园,悠闲自得之

2024-01-05 白酒文化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品酒有度丨饮酒于田园,悠闲自得之

酒是田园中饮最舒心,人是田园中居最闲适,这种观念和选择倾向流淌在中国人血脉最深处的民族基因之中,而“田园”一词在古典文化中也有着其独特的意蕴。

饮酒于田园,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而田园本身就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它象征着一种与夹杂在入世与避世之间、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达则兼济天下,追求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或者如宋儒张载所言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道家所主张的则恰恰相反,是消极的、避世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人人都钻营进取,才会导致这社会礼崩乐坏,人性沉沦,道德崩塌,故而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而位于儒家入世与道家避世之间的便是“田园”这一交界、夹缝地带,它并不是全然地避世于山林,不问世事,不沾染俗世尘埃,但也没有积极地进取钻营,没有将目光望向庙堂朝廷。这是最积极的消极,也是最消极的积极。

正是因为“田园”这一物象携带着的这些特殊属性,才使得于田园中饮酒也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从俗世境界进入田园境界,是一种剥除功名利禄之心的、向内的选择。如晋代隐士、酒徒陶渊明在那首流传千古的《归去来兮辞》中所写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一声坚定的自语,也是一句带着自我诘问的总结陈词:快快回去吧,快快回去吧,我那位于山脚的田园将要荒芜了,怎么还不回去呢?

对此,我们还需要补充几句背景,在同一篇文章的一开始,陶渊明交代了一些细节:“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他是出于家里贫困,为了求得一点能够喝酒的钱粮才出任地方小官,但是最终还是发现,这样的生活不如回到山林之中,田园中虽然酒少且涩,但也要胜过俗世中饮酒。

在田园中怡然自得地饮酒则意味着这是一种出于自己内心意愿的选择,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这种生活的选择方式加以批判,古往今来,谁都不敢出口否定:这其实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

声明:白酒社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i@126.com
白酒社
酒柜网
白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