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有酒才有温度!

2024-01-30 白酒文化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过年回家,有酒才有温度!

1月26日,全国性的春运模式正式开启,高铁抢票、摩托大军、千里自驾等等,已经成为这几天的热搜。可见,无论在哪个年代,身处何处,一到年关,回家,是唯一确定性话题。每到这个时候,老家的人和老家的事与老家的酒菜,就会不受控制般涌上心头,呼唤游子早早归。

小时候,腊月二十三前后,各家各户就开始蒸花馍、炸麻花、炸丸子,进县城采买各类年货,而沉甸甸的年货中,几箱酒是必不可少的。

酒,在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如同一个见证者,贯穿着中国人生活的始终。

你的记忆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年关前后,家中亲戚长辈总会聚在一起,你带一瓶好酒,他带一瓶好酒,一起坐下来喝着酒,聊着今年的收成,侃着明年的打算,连同馋馋的小孩也有机会吃几口平时不怎么舍得做的炒菜。这时候,酒是陪伴者,它与人们一道见证新年的喜悦。

等到正月初二,去姥姥家拜年,带上酒和糕点,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他哪里都响的破自行车,开心的跟在后面,现在想起来,也是一种难忘的幸福回忆。这时候,酒不止是礼品,也承载着对亲人长辈的尊敬与体贴。

上了大学以后,离家就远了,过年回家是最开心的日子。虽然是穷学生没啥钱,但是当地的特产还是要多少买点回去,当然,买上两瓶酒是必选项,坐着绿皮火车晃荡几百公里带回家。叫上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来家里,和父亲一块尝尝从外地带回来的那瓶酒,聊聊外面的见闻,说说身边的趣事,再侃侃小时候的囧事,可谓是酒暖心、更开怀。这时候,酒是开怀药,即使在权威的父亲面前,也能如朋友般诉说家常。

工作以后,全国各地的出差,不管走到那里,都像是一个风筝,时时牵挂着老家的亲人。凡是品尝到的好酒,或是工作往来收到的品质较高的酒,自己舍不得喝,全部原封不动地寄回老家,让父亲先尝尝。这时候,酒是连接亲情的纽带,即使相隔千里,赤子之心也能通过酒香传递。

又是一年春节到,带上有温度的美酒,带上对团聚的向往,带上无法割舍的牵挂,准备回家过年!

声明:白酒社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i@126.com
白酒社
酒柜网
白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