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酒地理局”、“中国非遗协会白酒专委会”分别以《占比不到0.3%,酒类国保为何稀缺?》、《占比不到0.3%!细数中国酒类文化遗产》为题分析报道了中国白酒企业稀缺优势,在行业内引发热烈反响。“好酒地理局”是关注酒与特定地域关联的白酒类公众号,以“寻找、发现和梳理、传播好酒”为宗旨。文章中重点介绍到,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作为白酒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稀缺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5058处,其中酒类15处,占比不到0.30%。”这说明,对酒而言,品牌与技艺尚易传承,但生产酿造相关的实体要历经千百年延续至今,却极其艰难。图片选自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2006——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一处国保单位门前,都立有一块方正的石碑,上面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名字,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及成为国保的时间。要具备哪些价值,才能成为国保?2006年,国务院公布刘伶醉烧锅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国家文物局2021年印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规定》,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应当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至少符合四个价值标准之一。一是在人类起源和演化进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二是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
三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直接相关等;
四是突出体现中华民族创造力与精神追求的代表性建筑、文化景观、历史名胜或建设规划成就。到今天,15处国保中,有12处白酒,2处葡萄酒,1处啤酒。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刘伶醉烧锅遗址的发现,以及大量的文物表明,中国烧锅制酒技术已近千年,早在金、元时期就已存在。遗址所在的徐水县,曾为安宿县,魏晋时期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刘伶,晚年就曾定居在这里。
刘伶醉古烧锅虽是古遗址,却依旧保有生命力,依然参与酿造,是刘伶醉最引以为傲的品质象征,这就是中国白酒独特的地方,也是酒类国保极为稀缺的主要原因。那些已经干涸的遗址,纵然历史久远,却少了这般鲜活。刘伶醉厂区内古井是经国家考古专家反复考证,早在宋代就已存在的一眼古井。在徐水,有关这眼古井,还有“先有古井,后有徐水城”的说法。一九九八年,在国家文物专家的指导下,重新挖掘整理出这眼古井,也基本保持了当时原貌。古井又是古烧锅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过去酿造刘伶醉的主要水源。与古发酵池一起,一并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古烧锅遗址上的另一处“活文物”。
2006——中华老字号2006年,国家商务部认定刘伶醉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共计1442个,其中酒类191个,占比13.25%。
2020——国家工业遗产2020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是保定市唯一一家入选本批工业遗产名单的白酒类项目,更是白酒行业仅有的15家获得工业遗产项目品牌之一,是白酒行业的稀缺性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
202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57项,其中酒类31项,占比1.99%。2021年5月,刘伶醉酿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刘伶醉独特的“老五甑”酿造技艺将在中国白酒行业绽放更大精彩。刘伶醉酿造技艺形成于宋元时期,已有几千年历史,传承人至今历经44代,其核心技艺在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代代相传沿用,早在2007年6月,刘伶醉酿造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伶醉酒业重视核心酿造技艺、加大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之逐步精进、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独具刘伶醉自身特色的老五甑工艺,可以说,刘伶醉能成为典型浓香白酒品牌代表,除了有漫长时间的积淀、特殊的气候环境,还有古法酿酒传统工艺的加持。酿造浓香,传播美好。刘伶醉在独有酿造优势和独特酿造技艺的加持下,以千年匠心赓续发展传承,以品牌的复兴与辉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白酒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