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8日),茅台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业绩说明会。出席会议的王莉和蒋焰,并没有透露茅台最新的经营方面的信息。投资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在三季报、半年报里基本都能找到答案,比如酱香系列酒全年营收、未来直销与批发会否是五五开格局等等。虽然没有新的信息透露,本不打算码文,但近段时间多了很多新朋友,还是简单聊聊,老朋友可以跳过。
主要聊五个方面的话题:系列酒、海外市场、直销渠道、产业基金、存货。
关于系列酒,记住几个关键数字即可:
①2023年前三季度,系列酒营收156亿元(同比+24.4%),接近2022年全年的159.4亿元。如全年增速达到26%(估计概率很大),营收即可破200亿元;
②Q3营收55亿元(同比+12%),即平均每季度营收约52亿元——相比2022年平均每季度约40亿元营收,增速达到30%;
③由于扩建产能延缓了两年之久,系列酒基酒供应不足,导致2017-2022年,系列酒销售量连续6年徘徊在3万吨左右,期间主要靠“价升”驱动增长;
④在白酒上市公司里,按净利润额排名,茅台系列酒排在第6名,也就是排在汾酒公司之后。
酒道说酒多次估算过茅台酱香系列酒净利润额(见截图),《浅析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点击链接回看原文)一文再次估算如下:2022年茅台系列酒归母净利润额约为53亿元,净利率约为33%。
如果以上数字都懒得记,记住系列酒净利润额超过50亿元、净利率超过30%即可。当然,自从系列酒“龙头”茅台1935加入之后,系列酒平均吨价水平大幅提升,净利率当然也会提升。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系列酒的细节,可以回看《浅析贵州茅台2023三季报》一文。
海外市场:
2022年茅台酒出口额为42亿元(平均10.5亿元/季度),2023年前三季度干了30亿元,预计海外市场2023年全年收入与去年持平。
关于海外市场对茅台业绩的贡献,酒道说酒此前文章写过,一句话,短中期内不会对茅台业绩有大的贡献。从投资(估值)的角度来讲,可以忽略海外市场对业绩的影响。
关于海外市场,记住王莉说的那句——“茅台自1993年布局海外市场,到目前已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
直销渠道:
①2023年前三季度直销收入462亿元(单Q3为148亿元,同比+35%),2022年全年为494亿元;
②前三季度平均每季度营收约154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直销收入将超过600亿元),2022年同期为319亿元,平均每季度约106亿元,可见,2023年前三季度,单季增速同比超过了45%。
茅台直销渠道和系列酒的增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产业基金:
投资者问:本报告期新增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约40亿元,请问具体是什么?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蒋焰答复:报告期内新增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约40亿元,为产业发展基金投资额,其中茅台招华基金20亿元,茅台金石基金20亿元。
关于茅台设立产业基金, 在5月1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点击链接回看《贵州茅台5·19业绩说明会实录》原文),丁老板讲了五个原则,即:始终遵循价值创造性的原则、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遵循可行性原则、遵循稳健性原则、遵循市场化的运作原则。
他说,“我们进行了周密的方案设计,通过出资架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证基金的各参与方,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利益一致。”
茅台设立产业基金的目的,5月18日的公告说的很明白,即: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优势,提升资金收益率,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只是,公告发布后,市场对此的反应,整体是偏负面的,有投资者认为茅台“不务正业”,哈哈。
至少,本股东看好茅台产业基金的发展,支持管理层作出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帮助股东实现“钱生钱、钱滚钱”的目的(想的真美)。
相比账上趴着的1700多亿元白花花的现银,每年赚个3%左右的银行利息,投资产业基金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产业基金投资不利,40亿元的“渣渣”钱(不至于颗粒无收),不会对茅台伤筋动骨,“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打个比方,你一年赚一个小目标,去澳门贡献了100个W,是不是洒洒水啦。
实际上,拟投资100亿元设立产业基金,这100亿元是从留存未分配利润里支出的,不影响茅台给股东分红,今后,茅台仍然会以年度利润的51.9%甚至更高比例进行分红。
茅台走出这一步,以丁老板为核心的茅台本届管理层,值得表扬(继续加油哈,作为茅台非控股股东,看好本届管理层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智慧和事业心)。
存货:
其实,投资者开篇问的就是这个问题。
有投资者问:从三季度报表看,公司存货有409亿,是否意味着公司存在较大的销售压力?
蒋焰回复说:公司的存货主要由基酒、原材料、产成品等组成,由于茅台酒长期贮存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基酒是存货的主要部分。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存货409.90亿元,同比上升16.51%,环比上升0.30%,存货上升主要是基酒存量增加。当前市场动销情况良好。
存货,对茅台来说,越多(大)越好,特别是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它跟产品销售是否有压力不存在对应关系。
蒋焰的回复已经够清晰明了了,即:“基酒是存货的主要部分”。
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这里一并聊一下:
拿出贵州茅台2022年报(纸质版),翻到P86,在存货分类项下,有四个项目,分别是: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
原材料,主要是高粱、小麦等。
在产品,烤出来的基酒,即还没有勾兑的基酒。
库存商品,已经灌进酒瓶的商品酒。
自制半成品,已经勾调好、但还在贮存中的酒。
从年报可以看出,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占存货的大头,二者账面余额分别是173亿元、158亿元(库存商品仅有18亿元、原材料39亿元)。
所以,蒋焰才说,“基酒是存货的主要部分”。
2022年,在产品计提跌价准备约128万元之后,存货账面价值显示为388.2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存货就达410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
茅台酒基酒别说越来越值钱,至少不会“跌价”,所以,这里的在产品跌价准备128万元,是为贮存基酒的坛子计提的,每年固定计提这么多。
写到这,还有几个概念顺便一次性聊完:
库存量:指的是成品酒+半成品酒。例如2022年报P9,产销量情况分析表栏下,库存量276623.17(吨)=成品酒12495.28+半成品酒264127.89。成品酒即已经包装好的库存商品(含系列酒),半成品酒即基酒(主要是茅台酒基酒)。
总之,存货,与产品销售是否存在压力,没有逻辑对应关系。相反,存货越多越好(在产品、自制半成品)。
顺便说一下关于酿酒原材料(高粱)的供应保障,直接上截图吧:
关于高粱供应保障,《茅台酒用高粱产能可满足茅台酒10万吨产能所需?》一文亦估算过,感兴趣的可以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