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次名酒评选会,除了诞生了家喻户晓的国家级名酒,还有这样一批优质白酒,虽落榜金奖,但凭借实力拿下“国家优质酒”的称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3优”。
如今几十年过去,当年很多酒厂已经消失不见,成为时代的眼泪。但是也有一批酒厂,凭借自身实力依旧活跃在一线,发展甚至不输很多国家名酒。
曾经的“53优”中,有多少营收在50亿以上?
习 酒
2022年习酒新增投产1万吨产能,实现含税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习酒产自贵州遵义习水镇,早年在浓香与酱香两种香型白酒上都颇具造诣。1952年,习酒的先辈们在黄金坪建国营郎庙酒厂,生产酱香型白酒。1966年,试制成功浓香型白酒。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习水大曲、习酒为主的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产品多次被评为行业和贵州名优白酒,成为地方纳税大户,1988年,当时的习酒厂发展到顶峰,获奖无数,并成功斩获53优,即为“国家优质酒”。
在当时,习酒一度比肩茅台,甚至传出“收购茅台”的豪言,可惜打脸也来的非常快,1996年,原先的习酒厂破产,次年茅台全资收购习酒。
早年茅台集团一直限制习酒发展,仅允许习酒发展浓香。直到2010年,习酒才开始逐步发展酱酒。近十年来,习酒背靠茅台大树大力发展酱香,并迅速将知名度口碑积累上去。
产品上先推出次高端大单品习酒窖藏1988,其次又全力冲击高端路线,推出君品习酒。凭借“酱酒热”的助力、茅台的影响力以及自身不错的品质,习酒飞速发展,营收一度超越郎酒,仅次于茅台,成为“酱酒第二”。
去年,习酒虽然从茅台集团中独立出来,但是这些年积累的影响力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有太大发展压力。
今 世 缘
2022年营收达到78.85亿,同比增长23.09%。
“苏酒”老二今世缘,其前身为著名的“三沟一河”中的高沟酒,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1996年创立今世缘品牌,早年主攻婚宴市场,主打“中国人的喜酒”概念。
高沟镇酿酒历史悠久,1949年当地八个老糟坊合并,成立“高沟酒厂”。早年高沟酒并不算出名,1984年时,开始投产低度酒。其中,高沟牌高沟特曲(大曲浓香39°)于1989年在中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章。高沟也成为低度白酒中的翘楚。
该酒酒液无色透明,气味芳香浓郁,入口绵顺醇甜,尾爽而净,回味悠长。一经推出,获奖无数,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
然而九十年代正处世纪交替之际。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高沟酒利润日益低下,一度走到了“生死边缘”。1996年,原国营高沟酒厂因为负债累累不得不被迫停产。在停产几个月后,受到省里资金支持,改制成为现在的今世缘酒业。
在白酒行业普遍内卷的时代,今世缘另辟蹊径,早期主打“缘”文化而主要进攻江苏的婚宴市场,并在江淮地区逐步发展开来。近年来今世缘一路高歌猛进,迎来大发展,2022年营收达到78.85亿,距离百亿仅差一步之遥。差异化策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名酒前列。
白 云 边
2022年白云边实现销售收入70.78亿元,比2021年增长15.58%。
白云边是湖北老牌名酒,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霸占湖北白酒榜首多年,也是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白云边的前身是创建于民国时期的松滋老字号“泰顺和糟坊”,但建立之初因为各种原因并未产酒销售。直到1951年正式酿造出了酒,取名“松滋县人民酒厂”。
建厂之处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为了节省成本,60年代末以前,酒厂生产的基本都是麸曲酿酒。1973年,大曲酒松江大曲研制成功,一炮而红。随着规模越来越大,1981年改名湖北省白云边酒厂。
这个时候也逐步确定了白云边酒以兼香型酒为主,直至53度白云边酒在山西举行的全国第四届评酒中的“全国优质食品银质奖”,正式进入全国性名酒序列。白云边定位低端市场,主要生产大众白酒,凭借高性价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非常不错的销量。
2022年白云边实现销售收入70.78亿元,依旧保持稳定发展。但由于面临高端市场空缺问题,白云边近年来发展后力越显不足。
口 子 窖
2022年口子窖营收51.35亿元,同比增长2.12%。
口子窖是兼香型白酒的另一大代表,与白云边风格不同,却各具优势,都是优秀白酒的代表。
口子窖酒前身为安徽淮北濉溪县口子酒,早在上世纪中期便以名震四方,在安徽地区家喻户晓,酒品不仅在全国畅销,甚至远销海外。
1955年,濉溪酒厂生产的高粱大曲夺得全国第一届酿酒会议甲级酒类第五名;所产濉溪酒(俗称口子酒)正式定名为“濉溪口子酒”,是建国后较早拥有正式品牌名称的白酒之一。1959年,“濉溪口子酒”作为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送往北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进入国宴用酒序列。1979年、198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酒,获银质奖章。当时的口子酒可谓红极一时,名震四方。
在口子酒发展一片光明的时候,酒厂却因商标问题纷争不断。口子酒厂起初是被一分为二的状态,淮北、濉溪两地的酒厂为了商标的所有权问题争的不可开交,两家公司官司没少打,商标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商标问题上的争端逐渐延伸到了整个市场端,发展迅速走上下坡路,1997年两家酒厂终于和解并正式合并。
合并之初,酒厂一片乱麻,几乎处于重组边缘。在徐进的带领下,口子酒逐步放弃低端策略,开始走高端路线,并推出口子窖系列。在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拳”打下来,口子酒业凭着“口子窖”系列很快成为本土市场畅销的“王牌”。
如今的口子窖面临内卷的安徽白酒市场,发展相对有所受限。但从业绩来看,依旧保持一个不错的成绩。